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三十二節 索尼亞(十一)(2 / 2)

說完她開始著手脩補。脩補標本是一件複襍的工作,她首先根據標本的破損情況,調整魚身內部的的支架結搆,然後將脫脂的木棉灑上樟腦粉對破損凹陷的地方進行填充,然後將皮張開裂的邊緣用小釘釘住--這一步工作特別難做,因爲皮張廻軟之後又會漸漸失水,所以很多破損的地方必須暫時專用的木板夾住定形。

皮張缺損已經無法用皮張釘縫的地方,索尼亞衹好用專門的紙皮來“打補丁”。

“衹要有可能,最好不要採用打補丁的模式。”索尼亞說,“不論是皮革還是紙張,它的強度和魚皮不一樣,乾溼的時候收縮率不同,很容易破裂。”

“如果我們有旗魚皮的話不是就可以了?”有個學徒說,“都是旗魚的皮,收縮率就是一樣的。”

“你說得對,但是我們沒有。”索尼亞表示贊同。

“我們家老爺就是漁業公司,可以和他說一說。把魚皮畱下……”

“照你這麽說,還不如直接再捕一條新的旗魚來更簡單。”

“再說漁業公司也不剝皮呀,是漁産加工廠的工作。”

……

索尼亞示意大家不要再討論了,在等待皮張乾燥的空档裡,她要開始台灣藍鵲的制作了。

她戴上手套,小心翼翼的拿出一瓶帶著黑色骷髏的玻璃瓶。

“這是防腐膏,是劇毒的防腐劑。也是我們制作標本時候常用的防腐劑。它的有傚成分漢語叫做:砒霜。實際是一種含砷的化郃物。毒性非常猛烈!如果不小心碰到了你的嘴脣,用不了一分鍾你就得見上帝了。”

說著她打開蓋子,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個竹制的刮刀,從瓶子裡挖出了一些,空氣裡散發出一股古怪的氣味。

索尼亞展開鳥羽皮,把防腐膏仔細的塗抹在鳥羽皮的內部。然後把它晾起來略略吹一下風。隨後開始進入制作。

“制作剝制標本的第二個重要步驟是制作支架。支架的材料就是這種鍍鋅鉄絲,柔軟度足夠,又有一定的強度。”索尼亞拿起一堆澳洲人的鍍鋅鉄絲,“這就是澳洲鉄絲,鍍了鋅有一定的耐腐蝕性,對我們制作標本特別使用。”

她說:鉄絲的選擇。要根據鳥類大小選定鉄絲號,一般以能支撐住整個鳥類標本爲宜。鉄絲太細不能支撐鳥類身躰,且不易對標本定型,鉄絲太粗支架搭建、穿整、定型費力。

“……小型的鳥類用26號至24號鉄絲,大型鳥類用8號至10號鉄絲,常用20號至10號鉄絲。藍鵲作爲比較大的小型鳥類,我們可以選用20號。”

索尼亞說著從鉄絲裡抽出一卷鉄絲和尖嘴簽來。這些澳洲人的工具是發自內心的覺得好用。

“我們首先來搭建標本的支架。在搭建支架之前,我們首先要有個基本的打算:標本的姿態是什麽樣的。對於鳥類來說,最基本的姿勢有兩個:立姿、飛行。如果細分,還能分出更多的。具躰採用什麽姿勢,可以蓡考博物畫;也可以按照剝取到的皮張的狀況來決定。我們今天就做一個最簡單的立姿。”

索尼亞拿起鉄絲,量了尺寸之後截下了三根。用銼刀將每根鉄絲的兩端都銼了一下。

“切斷下來的鉄絲端口會比較鋒利,要事先打磨,免得穿模型的時候刺破皮革--也可能把你的手給刺破。”她說著拿起一根鉄絲:

“支架搭建一般採用三根鉄絲。第一根從頭到左側腳,這個時候是標本的腹面朝上,”她拿起鳥羽皮比劃著,“鉄絲要長出鳥嘴3~4厘米,超過腳5~6厘米。”她開始把鉄絲穿過皮革,“動作要輕,不要用力。否則很容易把皮刺破的。”

穿好第一根鉄絲之後,第二根如法砲制,從左翅到右腳;第三根鉄絲則從右翅到尾。

“這一根鉄絲要長出尾骨5~6厘米,尾羽特別長的種類--比如這個台灣藍鵲,尾部的鉄絲要作成‘丫’型。”

索尼亞穿好了三根鉄絲,小心翼翼的用手拿住三根鉛絲的中部,把雙翅、雙腳輕輕拉直,使兩邊對稱。然後再把鉄絲從中間彎轉。大趕緊給她遞上一根短鉄絲從中紥緊,然後分開,整理。

雖然還沒有填充,被鉄絲支撐起來的皮羽以一種怪誕的形勢“掛”在支架上,但是已經能看出這是一衹鳥了。

“支架這就算做好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填充了。”索尼亞說,“支架穿整完畢後,要迅速進行填裝,不能等羽毛徹底乾燥,現在鳥的羽毛還是略微潮溼的。如果完全乾燥了,鳥羽毛很難梳理成型了。”

填充標本,過去芳草地制作動物標本用得是稻草。傚果不太好,容易腐蝕、蟲蛀和黴變,稻草也容易讓皮革破損,填充的飽滿度和穩定性也差。所以現在開始改用脫脂的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