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节(1 / 2)





  全县只有县城里面有一所高中,因为上述林林总总的原因,认识的人中只有周致一个人考上了高中。

  上高中的大多是县城里面的人,部分人对农村人有些歧视和不友好,所以周致上高中时有些孤独,没什么深交的朋友,就更加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学习上面。

  周大海是那个年代全镇唯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北城师范大学,“985工程”,周致从小学到初中哪个老师都会提上一句她爸爸周大海当年如何如何,周致也一直以父亲为榜样,将考上重点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

  当然,周致还想着超越周父,上全国最好的大学。

  北城的那两所著名大学,是每个高中生都有的梦想。

  周致更喜欢北城大学,觉得那里的文化底蕴更为浓厚,将北城大学刻在了课桌上,每当累了的时候看看自己的梦想,就有获得了力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致的成绩很好,在学校里面一直是名列前茅。

  高一高二的时候周致的名次还会在前五之间徘徊,到了高三却一发而不可收,次次都是年级第一不说,还每次都将第二名远远甩在后面,一点活路都不留。

  有经验的老师都摸出来一个规律,那就是高三一模的成绩几乎可以用来预测高考,省排名差不了多少。

  周致在一模的成绩在省里排名很靠前,高考不出意外的话,北城大学是跑不了的事。

  县高中好几年都没有出过北城大学的学生了,班主任甚至还在周致的作文里留下了“北城大学的校门为你敞开”的批语。

  周致向来是个有主意的人,周父也不想太过干涉女儿的学习,只是有时候周致情绪低迷或者迷茫的时候才会跟她谈谈心,就连周致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都是随周致自己的选择。

  周致文理科学得很均衡,但是相对来说文科学得更好一些。

  周致上的高中历年高考文科成绩更好一些,所以也更加注重文科,学理科的人很少,每年分专业的时候班主任都会把班上的前十名叫过来劝他们选文科。

  但是学校的文科说好只是相对而言,文科一本上线率比理科高,但是考上重点的考生都很少,考上top10大学的更是几年来一个都没有。

  周致是个有梦想的人,她要的不仅仅是考上一本,不说未来理科更好就业那么远的事,就高考而言,北城大学在省里面录取的理科人数更多一些,怎么算选择理科都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显然选理科风险极大,班主任就第一个不同意,跑到周致的家里想让周致的父亲说服周致改注意。

  周致记得周父当时说的两句话,对班主任说的是“孩子的路是她自己的,就让她自己选择”,对她说的是“自己选的路哭着也要走完”。

  周致如愿选择了理科,也如预料中一样吃了更多的苦,有一段时间周致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咬牙坚持过来的。

  但是当奋斗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苍天不负,终会开花结果。

  那时候还是高考后先填志愿再出分,高考后班主任让同学们估分,专门找到周致让她保守估算了一下,走的时候笑逐颜开满面春风。

  当时全校都以为周致会上北城大学,就连周致也是这样认为的,周致甚至都计划好了到北城后的旅游计划。

  分数下来后,周致的高考分数不出意料地过了北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然而令人意料之外的是,周致接到的却是海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北城是帝都,那座繁华的城市总是令人向往。北城是全国大学数量最多的城市,不仅量多而且质佳,全国最好的几所大学有大半都是在北城里面,北城大学更是全国最最顶尖的一流学府。

  海城大学也很好,知名重点高校,全国排名前二十稳稳的,但是跟北城大学就不能比了。

  把北城大学和海城大学摆在前面,是个人只要脑子没问题都不会弃前者而选后者。

  周致分数这么高,明显就是填志愿的时候把海城大学填成第一志愿了,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周致傻了,另一种还是周致傻了。

  周致村里的人对高考不太关注,只知道北城大学江城大学那几所著名大学,一听说周致考上了海城大学,都纷纷议论说周致是落榜了,考了个不好的大学。

  海城在遥远的南方,那座靠近大海的城市,听着都很远,不少乡亲们听都没听说过海城这座城市,更别提海城大学了。

  有些懂的人告诉他们说海城大学也是非常不错的大学,周致是高考志愿填低了,那些人才半懂不懂地“哦,原来是这样”。

  然后又议论纷纷说,海城也太远了,要是他们的话,上大学都不会让女儿出这个省,女孩儿的心一出去就野了,不想回家了。

  传到周大海耳朵里,只说是不能耽误了女儿的前途。

  总之,每个人对这种结果都感到十分讶异,一时间周致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慰问。

  有真心表达惋惜的,比如不懂高考志愿规则的村民,还以为周致高考失利了;

  有说风凉话的,比如那些一直被周致成绩压在后面的同学,虽然他们连海城大学也考不上,但是看到周致考不上北城大学心里也莫名感到安慰;

  有痛心疾首骂周致傻的,比如周致的班主任和处的好的几个同学,他们可是知道这一切都是周致自己选择的……

  当然,每个人都会在最后问一句“为什么”。

  周致的回答五花八门,有时候会说海城大学是全国最美的大学,心向往之;有时候会说从小生活在北方,想到南方去看看;有时候会说自己估分估低了,不敢冒险想稳妥些……

  这是周致自己的选择,周致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已成为了既定的事实,并不能改变什么。

  他们也只是好奇而已,听了之后发表下自己的感叹,不过是就多了一些谈资罢了。

  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门口的时候,周父的表情也明显是吃惊的。

  将围观群众驱散之后,和周致回到屋子里面,周父当着女儿的面对着自己就是一巴掌。

  ☆、第 61 章

  第六十章

  填志愿的时候, 周致信心十足, 兴冲冲地跑到周父面前告诉他, 自己准备几个志愿全部填北城大学。

  以前只有在虚拟的小说或者影视剧里面周致才能看到这种令人满身热血的事例,周致对自己有信心,也想有生之年来一次刺激的。

  但是周父却说还是稳妥一些好,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江城大学也不错,北城大学后面填个江城大学,再填上一个分数线更低一点的大学, 这样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