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三章股市狂潮(八)(1 / 2)

第三十三章股市狂潮(八)

一场春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将梅岭市弄得银妆素裹的,分外漂亮。院子里的两株老梅似和这场春雪约好一般,满树梅花竞相开放,让小院子里充满了淡淡的梅香。

这恐怕是最后一场雪了。汤宪忠坐在书房,自言自语道。若在往常,遇到这难得的满天飞雪,汤宪忠早就出去,和他几个老友到梅岭上赏雪观梅去了。汤宪忠爱雪,也爱梅,他身后墙壁上挂的那副对联,正是他爱雪爱梅的写照――“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可是今天,外面白雪纷飞,寒梅绽放,汤宪忠却没有一点心思出去赏梅,他正烦着呢!

汤宪忠坐竹椅上,将双脚放在一个实木矮架上。矮木架中间有个比脸盆大一些的圆洞,镶嵌了六块隔热陶瓷。以这六块隔热陶瓷为支撑,架着一个紫铜的火盆。汤宪忠是学中文出身,虽然后来成为梅岭空调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可是身上却保留着几分文人的习气。比如每逢大雪必出去踏雪寻梅,又比如在书房内绝对不安装空调。在汤宪忠看来,卧室安放空调无伤大雅,可是书房却绝对只能烤木炭火。木炭火衬托着书房的博物架、书案、字画、书籍,自然而然流露出一股古典美,若是换做空调嗡嗡作响,纵然书房里温暖如春,却早已经失却特有的韵味。

紫铜火盆里的炭火逐渐黯淡下去,正如汤宪忠此时的心情。书房里的温度也渐渐低了下来,汤宪忠却忘记去添加木炭。他一动不动地缩在竹椅上,卫教练的话正一遍一遍在他耳边响起。

“汤董,这全国围棋定段赛,有人把它比喻为围棋的高考,但在我看来,它的残酷程度要远远地超过高考。我们国家高校招生的录取比例是多少?可是,我们定段赛的名额是多少呢?二十个啊!今年只有二十个,现在全国上下都是一片围棋热,学围棋的小孩子有多少?”陆教练对汤宪忠说道:“据我所知,今年参加定段赛的棋手超过了一千五百人。让一千五百人来争夺这二十个定段名额,竞争残酷可想而知。”

“哪,你看汤苗有希望吗?”汤宪忠问道。

“汤董,若是汤苗没希望,我也不会向你说这番话了。”陆教练说道:“汤苗虽然才九岁,可是在我带的二十个学生中间,却是最有希望定段的。”

汤宪忠笑了起来,道:“那就好!多亏了陆教练的培养。”

陆教练摇了摇头道:“汤董,我话还没说完呢。虽然汤苗是我学生中最有希望定段的,但是却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啊。况且听说这次定段赛,总成绩前三名的队员将会选入中国围棋少年队。围棋国少队的教练是谁?吕大春啊,中国围棋第一人啊,如果谁家的孩子能够得到他的指点,那今后在围棋道路上的发展可是一片坦途。所以,这次围棋定段赛的竞争残酷性又超过以往历次比赛。”

说到这里,陆教练看了看汤宪忠,欲言又止。汤宪忠笑道:“陆教练,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陆教练低声说道:“汤董,为了汤苗的前途,我们必须想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

“噢?”汤宪忠眼睛一亮,大感兴趣:“难道说定段比赛也有什么内幕不成?这么说陆教练有路子了?”

陆教练苦笑道:“我也是傻乎乎地领着学生参加了几次定段赛后,才听说其中的关窍的。汤董,这围棋定段,除了要求选手在下棋方面的实力外,对棋手的经济实力也有要求。这两者缺一不可。”

汤宪忠恍然大悟道:“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下棋有实力,经济条件不行,就没办法定上段位了吗?”

陆教练摇头道:“倒也不全是,如果自身实力确实高出其他选手一大截,那么定上段位也不是什么难事。怕就怕和其他选手实力在伯仲之间,胜负如何全靠临场发挥,这样下来,经济实力就占相当的比重了。”

汤宪忠点头道:“我明白,汤苗的实力也属于这种不上不下的,所以要靠经济实力说话了,对吗?”

陆教练道:“汤董,若是汤苗全没希望,我也不会来家里拜访了!”

汤宪忠古怪地笑了笑,道:“陆教练,大概需要多少钱?”

陆教练道:“如果是保证定上段,大概需要十万,但是如果要保证位列定段赛前三名的话,没有个五十万是绝对不行的。但是相比于进入国少队的前途来说,我认为这五十万元花得绝对值得。你看看现在的围棋国手,每年谁的对局费用没个百儿八十万的?”

汤宪忠心沉了下去,可是脸上却丝毫不流露出来,他爽朗地笑道:“这钱什么时间交给你?”

陆教练暗自点头,看来这一趟他果然来对了。汤宪忠不愧是原梅岭空调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虽然说现在已经退休了,可是拿出几十万来却连眉头都不皱一下。想到他即将在这笔交易中捞到的油水,陆教练的笑容灿烂如花,他说道:“最好是一周之内。因为定段赛一个月半月后就要开始了,活动迟了怕来不及。”

汤宪忠点头道:“好的。我一周内把钱送给你。不过你必须保证,汤苗能进定段赛前三。”

陆教练连声说道:“一定一定!汤苗不仅是你的宝贝孙子,也是我的得意门生呢。他能进前三,我这个当教练的也光荣啊。汤董尽管放心,我回去后立即开始活动,只要经费到位,汤苗的前三绝对是跑不了的。”

看到陆教练乐颠颠地走了出去,汤宪忠却陷入了愁容。他到哪里去给汤苗弄这五十万元呢?若是十万八万,他还是有办法的,可是这是五十万啊!

汤宪忠此时是又悔又恨。他后悔的是,当初他在梅岭空调董事长的位置上时,胆小如鼠,瞻前顾后的,为了保持他的所谓的清白,竟然是一点贿赂都没收过。弄得他到退休的时候,手中的积蓄还不超过十万。这话说出来恐怕都没有人相信,在梅岭空调董事长位置上干了十三年,退休的时候却只有这一点点积蓄;他恼恨的是,市里没有采纳他那个管理层MBO的方案,假如他这个MBO方案通过的话,梅岭空调早就成为他汤宪忠的企业,虽然说梅岭空调经营不景气,可是从里面调个几十万元出来还不是小事一幢吗?

可是现在怎么办呢?汤宪忠心想,日常实在不行,就将拿他居住的别墅到银行贷款。这栋别墅还是六年前市奖励给他的,目前市值在六七十万,到银行怎么说也能贷上四十来万,加上他手头的存款,正好凑齐五十万元。至于这四十万贷款怎么还,汤宪忠心中没谱,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先弄齐钱让刘教练去活动吧。汤家就汤苗这么一个独苗苗,他的希望可全寄托在这个小孙子上了。

汤宪忠正思量间,老伴儿拿着无绳电话进来了。

“找你的电话。”老伴儿说道。

“谁啊?”汤宪忠接过话机,捂住话筒问道。

“他说是新华社梅岭分社的记者。”老伴儿知道汤宪忠的脾气,凡是找他的电话她不问清楚绝对不敢让汤宪忠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