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0章 你比我强多了(2 / 2)


路上,郑总又告诉张玮:“根据漂流吸引中短线游客的特点,我们的营销重点是海州和兴州,但是海州市区已经有3个漂流项目了,客源会有影响,但兴州我们是第一家,所以,兴州将会是我们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p>

张玮说:“那好啊,我们对外就打白云山第一漂的宣传的口号。”</p>

郑总一笑:“你和我想的一样,我也是这么想的,你先熟悉情况,熟悉几天之后我再听你的系统想法。”</p>

张玮:“好,到时候我拿出一个完整的营销方案,您先过目,然后我再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和修改。”</p>

郑总满意地点点头:“好。”</p>

到了兴州,先去了旅游局。</p>

旅游局在繁华闹市区的一处临街院落,一楼是店铺,美容美发和洗浴中心,3楼以上才是办公,看来这局长很会搞创收啊。</p>

张玮跟郑总直接进了局长办公室。</p>

局长姓张,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人,戴眼镜,皮肤比较白,很和善,友好地对张玮点头示意。</p>

郑总竟然也熟悉兴州方言,和张局长用兴州方言交谈起来。</p>

这地方十里八里下去就是一个方言,兴州方言和海州的又不一样,张玮使劲听也没听明白什么意思。</p>

然后郑总临走的时候换了普通话,把张玮介绍给张局长:“我们公司的小张,负责营销策划,张局以后多关照。”</p>

张局长也用普通话说:“好,我们是本家嘛,欢迎小张,以后有什么事多联系。”</p>

张玮点头表示感谢。</p>

“见张局长,主要是来汇报工作,加深感情,旅游局是我们在兴州的主管局,一些手续等等还需要找他们,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什么作用,都是些政客,只想出政绩,真正的事情做不了几个。”从旅游局出来,郑总淡淡地说。</p>

张玮和郑总在街上简单吃了点便餐--炒年糕。</p>

这里的炒年糕就像到西安吃羊肉泡馍一样,满街到处都是,几块钱一碗。</p>

郑总很喜欢吃炒年糕,张玮也很喜欢。</p>

“到一个新地方,要努力适应新环境,只能是你适应环境,而不可能是环境适应你,就像吃炒年糕,你们北方人可能初来不适应,但这里到处都是,慢慢就要适应吃。”郑总边吃边对张玮说。</p>

张玮感觉郑总说的这话好像不仅仅是指炒年糕,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p>

下午,他们去了水利局。</p>

漂流的上游是个水库,这是漂流的水源,在漂道中间有一个小水电站,利用水库的水发电。</p>

白云山区,这样的小水电很多。</p>

“今天和他们王局长谈小水电站的事情,我们要控制水源,必须把电站承包过来。”郑总说。</p>

到了王局长办公室,一个精瘦的中年人盛情接待了他们。</p>

郑总和王局长又用兴州话聊起来,谈笑风生。</p>

谈话过程中,郑总把一个牛皮纸大信封推到王局长面前,王局长看都没看,直接拉开抽屉放了进去。</p>

出来后,郑总好像很高兴,看来谈的不错。</p>

“王局长答应把水电站给我们承包了?”回去的路上,张玮问郑总。</p>

“同意了,下一步就是价格的问题。”郑总事情办得顺利,心情也很好:“我们要力争以最低的价格把水电站拿下来。”</p>

“把握大吗?”</p>

“差不多,王局长把信封收下了,基本就没问题。”</p>

张玮很佩服郑总的办事能力和效率:“郑总,你认识不少兴州的官员吧?”</p>

“呵呵,还行,其实都是于琴打开的局面,然后我跟进的,功劳在于琴。”郑总很实在地说。</p>

看来新东家的老板娘是有一手。</p>

“今天怎么没见于董?”</p>

“她啊,坐飞机出去了,大约要一星期回来。”郑总回答。</p>

于琴看来还挺忙乎。</p>

回到兴州,郑总说:“小张,你住哪?我顺路的话就送你。”</p>

张玮忙说:“不用,郑总,我就住在天一广场附近,到广场附近下车就可以。”</p>

“那好,明天我们还是9点碰头,你继续跟我跑。”</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