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八章汇款单(2 / 2)

“行。让你们看看。”杨锐快速浏览了一遍信件的来源,心中笃定的拆开其中一封,心想:亮下你的氪金狗眼。

校门口的一群人,都围了上来,在场这些个人,还都没见过稿费是什么样的。

胡燕山脚底下搓了搓,也悄悄站到了外圈。他个头不低,稍微点一点脚,就能看到杨锐在里面的动作。

只见一封写着科学生活杂志社的信件,被杨锐从边缘撕开。

里面不是汇款单,而是一页折叠起来的短信。

杨锐慢悠悠的展开,果然是他撰写的生物圈被科普杂志科学画报刊登的通知。

和那些理科小论文不同,这篇生物圈是杨锐自己写的科普文章,取材于美国即将开始的生物圈二号实验,也就是试图模拟地球环境的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

生物圈二号实验非常有名,也非常有意义,它是为了试验人类是否能够离开地球生存。

如果可以,所谓的月球移民,所谓的火星移民,都有了最起码的生物基础。

如果不行,那再先进的火箭和宇宙飞船,也不能让人类移民火星。

换言之,移民外太空的首要条件,就是生物圈实验成功,80年代如此,90年代如此,22世纪亦如此。

没有生物圈实验成功的前提,所有移民外太空的报导,都是无知记者耍流氓。

遗憾的是,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了。

不过,在2982年,人们对于尚未开始的生物圈二号实验还充满了期待,许多美妙的宇宙畅想,充斥于全球各地。

这是再好不过的科普题材了。

最重要的是,这种科普文章可以写的很长,也不需要太出色的文笔,仅仅依靠严密的推理来证明生物圈二号的必然失败,就已经是一篇漂亮的科普文章了。

于是,杨锐根据自己了解的内容,所学的部分知识,再加上一些资料,毫不犹豫的撰写了一篇3万字的文章,分为上下两部,寄给了科学画报。

这也是杨锐所知稿费最高的科普杂志,千字65元,三万三千字的报酬共计2245元,比杨书记两年的工资还多,足可买下一台24寸黑白电视机,高的简直令人不忍直视。

现在,刊登通知来了,杨锐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用不着浪费时间做文抄公了。

用自己的文章终结自己的抄袭,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倒是董军师等人,陷入了深深的震惊。

这可是科学画报啊。

西堡中学的学生,也许不知道科学画报此时的单期发行量有百万份之多,也许不明白百万份发行量是何等恐怖的概念,也许猜不到这是创造记录的年代里的创造记录的杂志。

但是,谁没看过科学画报

“杨锐,你的文章,会刊在科学画报上”史贵比其他人更早说话。虽然年届三十,又忙碌的经营着饭店,但在这个全民文青的年代里,史贵偶尔也会看看科学画报。

住在镇子里的人,怎么能不看科学画报

杨锐微微点头,道:“应该就是下一期了,好像插队了。”

“呀”董军师突然叫了一声:“不管你刊在哪个杂志上了,稿费呢稿费多少”

他实在太想要证明杨锐有其他来钱的路子了。

“应该在另一封信里。”杨锐镇定的找出另一封写着科学画报的信封。他没有准备隐藏自己的收入,至少现在的收入用不着隐藏,否则,他现在和接下来的大额花销,更无法解释了。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稿费也渐渐成为了一种再干净不过的收入,公布出来,利大于弊。

薄薄的信封被轻轻的裁开。

杨锐直接抽出里面的汇款单,大大方方的将之展现在众人面前。

2037。40元。

几个简简单单的阿拉伯数字,像是吸音器似的,让周围寂静无声。

艰涩的大写数字,更是看的董军师眼晕。

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